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苏昱如 毕筱涵 青岛报道
秋意渐浓,爱心送暖。10月22日,平度市旧店镇的“微光益站”迎来了一批饱含温情的捐赠物资。青岛地铁集团携爱心轮椅而来,青岛市物流协会、通信行业协会则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玩具、书籍、小家电等物品。这场以“微光”为名的聚会,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物资传递,更是青岛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、精准回应“一老一小一困”群体“急难愁盼”的生动实践。

活动现场,捐赠仪式简单而温馨。三辆崭新的轮椅,代表着通往户外世界的希望;一摞摞书籍和玩具,承载着对困境儿童精神世界的呵护;实用的小家电,则为困难家庭的生活送去便利。这些物资将通过“微光益站”搭建的暖心平台,精准直达最需要的人手中。
“微光益站”,取意“星火微光,聚爱成芒”。它不仅是闲置物品循环再利用的中转站,更是党委政府连接群众、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暖心桥。平度市旧店镇党委书记侯亮在采访中深入阐释了其背后的深意。“微光益站接收闲置的康复辅助器具,以循环再利用的方式,向有需求的残疾人、老年人、伤病人士等提供免费租借服务,满足不同人群多层次、多样化的需求。前期我们摸排了304户需求,目前接受社会捐赠的轮椅、拐杖、助行器等辅助器具70余件,向困难群众租借了25个轮椅。”侯亮说。

记者看到,在平度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和青岛市民政局的大力指导下,“微光益站”探索出一条“精准滴灌”式的社会救助新路径。它改变的不仅是物资的流向无忧配,更是救助的模式——从“人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人”,从“单一供给”到“多元参与”,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落在实处,照亮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角落。
现场,捐赠方代表的发言,也让这份“微光”拥有了更具体的模样。
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邓波表示:“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,此次我们为微光益站捐赠了轮椅,与此同时,我们也一直定向帮扶平度市旧店镇学生7名,截至目前,我们已累计为孩子们送去助学金2.8万元,而这不仅仅是数字,更是爱的种子,种在他们心上,也种在我们心里。”

青岛市通信行业协会、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良表示:“我们一直都在履行国家的要求,为弱势群体做一些关爱和服务,这一次我们发动广大会员,提供了一些呼吸机,购买了新的风扇,希望能为平度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,尽一点微薄的通讯力量。给孩子们捐赠了书籍,希望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,让知识的光芒照亮他们的未来。”

“物流,连接的不仅是货物,更是人心。”青岛市物流协会秘书长李波告诉记者:“这一次我们积极响应民政局的倡议,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了这次捐赠活动,有图书、儿童玩具等,下一步我们会把这个公益活动做成日常,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,将爱心高效、顺畅地‘配送’到最需要的地方。”

据悉,“微光益站”的探索,是青岛民政系统在党建引领下,推动社会救助体系从“有”到“优”、从“广覆盖”到“精准化”的一次重要创新。它巧妙地将政府的组织优势、社会的资源优势和群众的需求痛点结合在一起,实现了爱心力量的精准投放、循环共享和可持续传递。
“我们也呼吁全市的爱心人士积极奉献爱心,捐赠闲置的比如轮椅、助行器、站立架等康复辅助器具(联系电话:0532-85359023)。我们将把大家的爱心持续传递下去,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。”平度市旧店镇宣传统战委员耿雷说。
微光虽小,聚之成芒;星火虽弱,汇之燎原。旧店镇的“微光益站”正以其朴素而高效的方式,将分散的社会爱心凝聚成强大的暖流,它证明了:最有力的帮扶,是让每一份需求都被看见;最温暖的救助,是让每一份善意都找到归宿。这条被爱心照亮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正成为平度大地上一道最温暖的风景线。
京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